发布时间:2022-03-19 信息来源: 浏览次数:806
之所以要谈这个话题,是源于当今学前教育的一些现象。
现象一:幼儿双语热
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,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,要有目标意识,项目的目标不只是环境改造,更核心的是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的落实和儿童的发展。站在这个高度上,我们才能去检验和衡量自己的课程改革是否到位,环境创设是否到位,活动组织是否到位。
现象二:很多幼儿园彰显着欧美色彩
现在很多幼儿园彰显着欧美色彩。这些花样繁多的欧美色彩幼儿园反映了一个问题:我们现在正在自觉成为ABC(American-Born Chinese)。此外,现在的学前教育课程里,海外课程占主流。我在思考这个问题,若干年之后当我女儿有了孩子,孩子若问我:“姥姥,你是研究中国学前教育的,那你研究什么课程呢?”“我研究了一大堆外国名称。”“那你研究中国吗?”“宝宝,对不起,没有。”如果有这一天的话,我会成为历史的罪人。泱泱大国,难道就没有一点继承自己文化的意识吗?自从我假想这个情境后,我每天都觉得有一种迫切感,有一种时代的使命感在召唤。
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的孩子有多少本土文化认同?几年前,我去大阪一个幼儿园。当时是三月份,所有的孩子都穿着小短裤,而我穿着厚厚的棉服还在发抖。园长告诉我,这里有个来自中国的小男孩,才来半年,问我要不要跟他说话?我说要啊。这个小男孩过来了,一百个不睬我。园长说他不愿意跟我说普通话,让我用日语跟他说。随后,他跟我说话了。那个时候,我的心猛地抽了一下。这个孩子才3岁多就知道在这里说中文没有自信,很自卑。
另外一件事是此前我在日本一家律师事务所做注册会计师。有一天我对老板说我接了两个电话。老板立刻说你怎么可以接电话?我说我为什么不能接电话?他说如果他的客户知道中国人在这里打工,会全走光的。我当时非常生气,老板平时以我是东京大学毕业生为傲,但现实却是如此。这两件事使我明白如果我们国家没有足够强大的话,我们在国际上都会受到被人歧视的待遇。
三年之后,我又经历了一件痛心的事情。当时,香港教育行政署请我去香港指导一个幼儿园做研究。园里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。我进去跟他说:“小朋友,你好。”这个孩子见我说话,第一反应是惊恐地一跳,往后退了几步。看他这个反应,我跟园长说请孩子妈妈过来。
他妈妈一见面就跟我说广东话。但我从她的口音判定她不是广东人。我问她能不能用家乡话跟我说话。她听了就流泪了,她说她到香港半年,从来没有敢在家里跟儿子说过家乡话。后来,我们见到了孩子奶奶。奶奶是香港人。那就意味着,如果说普通话就比别人低一等。
这个事情在我心里烙下很深的印记。如果在我们的学前教育课程中还一味地以西方为风向标,或许以后这些孩子提起自己中国人的姓都会感到难为情。学术应该有学术的含量,但是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。我们要警惕我们自愿成为学前教育的文化殖民。
确立中国文化教育自信迫在眉睫。
我们来看一下时代背景。近来,央视陆续播出了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》《中国成语大会》《诗词大会》《经典咏流传》《国家宝藏》等节目;畅销书方面,《颜氏家训》《曾国藩家训》《梁启超家书》一度受到热捧,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结晶。
那么何为文化?何为文化自信?为什么要确立文化自信?如何确立?文化的“文”,甲骨文里是“鱼纹”的意思。“化”是渗透。文化是软实力,是一个民族的名片。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,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。
为什么要确立中国文化教育自信呢?着眼于批判当时的学前教育效法、模仿西洋幼稚教育之流弊。我们可能把别人的自由完全没有任何约束地模仿过来了。陶行知批评“外国病”“花钱病”“富贵病”等三大弊病,主张创办“中国的”“省钱的”“平民的”幼儿园。纵观当今,现在这三种病却愈演愈烈。一个国家核心的文化是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。我们每个学前教育工作者都要传播文化。
文化人类学把文化分成四个层面:第一层衣食住行、第二层风俗、第三层语言、第四层价值判断。我们基于孩子很小,应该属于衣食住行层面的假设,做了相关研究。
一是从服装偏好看幼儿的文化意识。实验程序是:请幼儿先仔细观察桌上的8张图片,并提问:“这里有一些不同地方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图片,请告诉我你最喜欢哪张图片?剩下的这些你最喜欢哪张?
其次,针对幼儿所在幼儿园的老师进行访谈,提问聚焦幼儿园所进行的民族文化类教育的课程设计、家园共育活动开展、家庭教育等。”我们做了哈尼族、蒙古族、侗族、汉族四个民族研究,研究表明喜欢自己民族服饰最高的是蒙古族,占比23.33%,哈尼族的孩子最低,占比7.5%。
第二个研究是从建筑偏好看幼儿的文化意识。实验程序为:请幼儿先仔细观察桌上的4张图片,并提问:“这里有一些不同地方的小朋友住的地方图片,请告诉我你最喜欢哪张图片?针对幼儿所在幼儿园的老师进行访谈,提问聚焦幼儿园所进行的民族文化类教育的课程设计、家园共育活动开展、家庭教育等。”
我们选了侗族的鼓楼、哈尼族的蘑菇房、蒙古族的蒙古包和汉族的民居。结果是侗族的孩子喜欢自己民族房子的比较高,哈尼族和汉族的孩子对自己民居的喜欢都比较少。
此后,我们为了了解孩子到底对抽象名词有没有概念,让中班老师拿着蛋糕进教室,问小朋友,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?小朋友说不知道。老师说,今天是党的生日,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日。过生日要怎么样?吃蛋糕。过了十多分钟,小朋友举手了,问老师,党怎么还不来?这听起来很可笑,但是也反映了学前教育的问题。
我们的学前教育课程里有很多隐喻,但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并不能理解。今天很多中国教育课程来不及思考消化,通常是把人家的课程拿过来变成水生植物,看着好看,却不能扎根生长。我们真的到了必须严格、严肃、严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了。
要做“有根”“有魂”的中国学前教育。
所以,我有一个梦想。我们要做“有根”“有魂”的中国学前教育已时不我待。我们要做陆生植物,而不是水生植物。如何做有根有魂?根在哪里?在今天这个时代,我们要确立中国学前教育自信,绝不是井底之蛙。但同时也不是一切外来的都是好的。所以,一个是我们的传统文化,一个是要有效地汲取国外文化的精髓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们共同构建文化自尊和自信。
基于本土文化的实践探索,我在国内幼儿园看到了一些非常好的做法。比如剪纸、青花瓷、将相和、扎染蜡染等,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,逐渐培养孩子的民族文化认同。此外,我们还做了食育研究,即通过食育进行的生命教育。日本在2005年颁布了儿童基本食育法,但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。所以,我们意图进行食育课程建构,让幼儿通过食育教育在社会文化生态中得到绽放。
食育课程建构分为认知水平、情感水平和行为水平。认知水平方面,能辨别安全食物、远离垃圾食品。情感水平方面,能欢然接受营养食品,拒绝不良食品。行为水平方面,能更多亲近自然,亲手种植制作食物。
陈鹤琴先生说,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。让孩子走进大自然,实行自然教育,认识到植物的生命力,对生命充满感恩。
在现今全球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,如何培养幼儿具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,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其他民族文化,从而形成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?进一步确立学前教育文化自信的思考包括:空间的思考、时间的思考和路径的思考。
空间的思考上,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,生于斯,长于斯,我们陆生植物的发散是属于这块土地的。纵观全国的幼儿游戏差不多都分为生活类、服务类、财商类这三类。一碗汤,深圳广州是餐前喝,上海江浙是边吃边喝,黑吉辽则是饭后喝。一碗汤能喝出这么多文化特色,为什么我们的课程、游戏要全国大一统呢?
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自己的土地上考量课程建构?一方面要从近代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,如陈鹤琴先生的“活”教育思想。另方面要寻源文化传承,汲取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精髓和价值判断,让世界认可蕴含中国文化的学前教育。
同时,我们中国的学前教育要蕴含文化的世界性。我们有责任把0—6岁孩子在我们手中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、社会道义的公民。我们吹响了学前教育的集结号,就是基于活教育理论的学前教育课程建构探索。
实施“有根”“有魂”的中国学前教育的最大目的在哪里?这正是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培养现代中国人。这里,我征得陈鹤琴先生后人同意,把“人”改成“娃”,倡导培养现代中国娃:要有健全的身心、要有建设和创造的能力、要有合作的态度、要有服务的精神、要有世界的眼光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